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实热

肾实热

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九:“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,喘咳汗出,小腹胀满,腰背强急,体重骨热小便赤黄,好怒好忘,足下热疼,四肢黑,耳聋,名曰肾实热也。”又:“病苦痹,身热心痛,脊胁相引痛,足逆热烦,名曰肾实热也。”可伴小便涩痛等证。治宜清利湿热为主,选用清源汤榆白皮饮地黄汤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头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疔苗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疔疮的兼证。疔疮发生走黄,沿经络寻找,可见一根芒刺直竖,即是疔苗,在此针刺出恶血,再艾灸,可宣余毒。

  • 野茴香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蛇床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胎肿

    郑玉峰《济阴要旨》:“女人胎肿,乃有孕而手足或头面,通身浮肿是也。”参见子肿、子满、胎水肿满条。

  • 化斑

    清法之一。采用清热、凉血、解毒的方法,治疗温病热入营血,皮肤出现斑点及出血者,以防热毒继续深陷。常用化斑汤。

  • 左壳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序

    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家。字六苍。江苏琴川(常熟城内)人。长于痘科,主张审证处方要随时变易,参照古人之说而不泥古。曾采集过去诸名家之说,由博返约,著成《痘科约囊》一书。

  • 风疳

    病名。①牙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三十四卷:“夫风疳者,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熏蒸牙齿。则令齿龈浮肿,动摇脱落,损烂,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,面色青黄,唇颊肿

  • 九九制会

    九九,指九野、九州、九窍、九脏等;制是准度,会是配合。谓人与地以九州、九窍为准度,以配合天之六六之节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余闻天以六六之节,以成一岁,人以九九制会,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

  • 川槿皮

    出《养生经验合集》。即木槿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