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【介绍】:明代道士兼医生。曾对古代及当时诸家的医方加以选择,编成《医方大成》一书,已佚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地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四神丸第三方,见四神丸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足阳明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阳明之正,上至髀,入于腹里,属胃,散之脾,上通于心,上循咽出于口,上頞,还系目系,合于阳明也。”从足阳明胃经分出,经大腿前面进入腹腔,属于胃,分布于脾
病证名。又名舌黄鹅口、死舌。舌体肿大,板硬如木。元·朱震亨《平治会萃》:“木舌者,舌肿硬不和软也。”见于新生儿舌炎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舌者心之候,脾之脉络于舌也。脏腑壅滞,心脾积热,热气上冲,故令舌肿,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眉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