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翰林医官院使

翰林医官院使

宋代医官职称。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,共2人,掌管全院工作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潜阳填髓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熟地黄八两,石斛膏、线胶各四两,莲子、芡实各三两,麦门冬、茯神、五味子、沙苑子各二两,远志一两。为细末,金樱膏为丸。治肾脏精亏,相火易动难制,致梦遗精浊,烦劳即发

  • 车轮菜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脚手先下难产

    病证名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妊妇生产之际,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,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。人以为横生倒产,至危之症也,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。……产母之气血足,则胎必顺;产母之气血亏,则胎必逆。顺则易生,逆则

  • 论疾诊尺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尺,尺肤,即自肘至腕的皮肤。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,症状,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,故名。指出诊尺肤的润泽、粗糙、肉的坚实与脆弱、寒热等各种现象,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。此外,

  • 射香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穿踝痰

    病名。生于踝部的流痰。证治参见流痰条。

  • 时疫痢

    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即疫痢,详该条。

  • 齉(náng 囊)

    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
  • 紫上黄苔湿润舌

    舌淡青紫,而中有黄湿苔。为食伤脾胃,里寒实证之候。如胃脘脐周按之硬痛,或时有矢气,脉沉细者,可用温下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五音

    出《灵枢·邪客》。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。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:脾应宫,其声漫而缓;肺应商,其声促以清;肝应角,其声呼以长;心应徵,其声雄以明;肾应羽,其声沉以细,此为五脏正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