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喉科紫珍集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大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茴香茎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《仁斋直指方论》卷十二方。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青皮、陈皮、茯苓、制半夏各一分,鳖甲(醋炙)五钱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加生姜五片,大枣二枚,乌梅一个,水煎服。治劳疟寒热。若热多,加柴胡;寒多,加草果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豆豉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积聚门》。即贲豚。积气因发作部位不同,可见气逆冲心满闷,或见膀胱切痛,上冲腹胁满痛,上下攻走疼痛等证。治宜槟榔散、四味丸、天雄散等方。参见贲豚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砂仁壳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至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天士,号畹庵。歙县西乡(今安徽歙县)人。为名医吴正伦之玄孙,吴昆之侄孙。初攻举子业,兼学医,后因科举而中断医事。1681年又兼事医术,1683年将既往临证
病证名。见《医碥·眩晕》。又称头风眩运。详该条。
出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