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行音哑

经行音哑

病证名。亦名经行声瘖经来音哑。指每逢经行,声音嘶哑,甚至失音,经净后恢复正常的病证。多因肺肾阴虚肝肾阴虚所致。若素体阴虚,经行之际,经水下泄,致肾水不能上承,肺失濡润,声门失畅,症见经引音哑、咽喉干燥、手足心热虚烦少寐、治宜滋阴降火,方用百合固金汤;若因早婚多产,恣情纵欲,肾精暗耗,经行时阴血下注,精血愈亏,虚火愈旺,灼肺伤津,累及声门而发音哑,兼见咽燥少津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治宜滋阴柔肝养阴润燥,方用一贯煎当归、加玄参白芍天冬胖大海;若因肾气不能上承,不荣于舌本而发音哑者,去地黄、天门冬。偏于滋腻反以遏抑阳气可加细辛能通少阴之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胕

    指血中荣气有热而引起血肉腐坏,血气污浊不清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……皮肤疡溃。”张志聪注:“胕,肉也。……有荣气胕热者,言有因风伤荣气,搏而为热,热出于胕肉之间……。”

  • 观身集

    丛书名。清·叶志诜编集。刊于1850年。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。包括陈会《全体百穴歌》;沈绂《十二经脉络》,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;沈金鳌《脉象统类》,以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为纲,阐明

  • 移光定位

    古代测天以定节气的方法。其法以树立木杆或用圭表以观测日影的投射位置、长度等来测定时令节气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因天之序,盛衰之时,移光定位,正立而待之。”

  • 后囟

    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。参囟条。

  • 府中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

  • 气分寒

    指寒之在气分者,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。宜桂枝加附子汤,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。

  • 手厥阴

   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朱佐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字君辅。生平不详。1265~1274年(咸淳年间)收集常用验方,编成《类编朱氏集验医方》15卷。

  • 泡木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盐麸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枢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维道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