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致吾。山东新城人。因家贫而学医。从名医刘南川学习,久而出名,曾任太医院吏目。治病根据体质强弱、地理、气候而下药,效果较好。尤其精于伤寒、痘疹。
五行归类中,肝属木,肺属金。由于肝火过旺,耗灼肺阴,出现干咳,胸胁疼痛、心烦易怒、口苦、目赤,甚或咯血等,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任越庵编撰。刊于1822年。此书系将柯韵伯所撰《伤寒论翼》予以删订而成。其中对伤寒的分经、立论悉遵柯氏原著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大业中(605~616年),曾任太医。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九。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。多由寒湿之邪,内迫肠道所致。
病证名。指因阴血亏虚、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血虚腹痛之症,偎偎作痛,如细筋牵引,下引小腹,上行肋梢,肢体瘦弱,面色痿黄,腹虽痛而不饱闷,痛无定处,此血虚腹痛之症也。”《证治汇补·腹痛
经穴名。代号BL5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腹痛,痞块,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