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疡科心得集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黄芪、防风、细辛、独活、川芎、牛膝各一两半,附子、川椒、炙甘草各一两,川乌、山茱萸、秦艽、葛根各七钱。浸酒,晨、午、夜服三次。治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。若虚加肉苁蓉;下利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春至夏,为太阳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相互参照类比。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、体征中,相互比较,分析归纳,才能抓住重点,作出正确的判断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”
药物学著作。清·叶志诜撰。3卷。刊于1850年。本书以孙星衍所辑《神农本草经》为基础,将每种药物各编成四言的赞语,并附简要的注释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病名。指呼吸急促,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。《医学正传》卷二:“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,谓之哮。”《医宗必读》卷九:“哮者与喘相类,但不似喘,开口出气之多,而有呀呷之音,呷者口开,呀者口闭,开口闭口,尽有声音,
十二经别之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厥阴经别,见该条。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生地黄(酒洗)四钱,白芍药(酒炒)、新绛各一钱半,橘络一钱,当归(酒洗)二钱,川芎(蜜炙)五分,旋覆花三钱,青葱管三寸(冲)。水煎服。治气血郁结,脘胁串痛,甚则吐血衄血,色多紫黯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。即目赤烂。详该条。
治疗疾病的法则。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:“无失色脉,用之不惑,治之大则。”治则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,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,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,综合与判断,从而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制订出各种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