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灵杂解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。
古刺法名。五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关刺者,直刺左右尽筋上,以取筋痹,慎无出血,此肝之应也。或曰渊刺(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作开刺),一曰岂刺。”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,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
【生卒】:七世纪中【介绍】:唐代本草家。657年参加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《新修本草》的编撰工作。书成后写了序。并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0卷,已佚。
真寒假热证的别称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寒热有真假者,阴证似阳。”多因阴盛之极,虚阳外露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疑似之症须辨论》:“阴盛之极,往往格阳,面红目赤,口舌裂破,手扬足掷,语言错妄,有似乎阳也。
病证名。指感受风寒、燥热等外邪而致的腋痛。见《症因脉治·腋痛论》。详腋痛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旁行的经气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。”
病名。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