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功法。是一套在胎息基础上加以引导,“还精补脑”的静功之法。见于《上洞心丹经诀》。
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心悸、怔忡。详心悸、怔忡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张秉成撰。刊于1904年。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,分为补养、发表、攻里等21类,每方编成七言歌诀,并详释病因、方义,作为初学入门读物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出《物类相感志》。为麻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病证名。三阴头痛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太阴头痛,必有痰,体重,或腹痛为痰癖,其脉沉缓,苍术、半夏、南星为主。”《冷庐医话》卷三:“太阴、少阴二经虽不上头,然痰与气逆壅于膈,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