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湿气。因湿性重浊粘腻,每于病位停留滞着,阻碍阳气的活动,故名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即梦遗。详该条。
丛书。清·顾靖远撰于1718年。16卷,共六种。即《素灵摘要》2卷、《内景图解》、《脉法删繁》1卷、《格言汇要》2卷、《本草必用》2卷和《症方发明》8卷。均系选录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
见《寓意草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林彦圭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叶志诜条。
出《四声本草》。又名华荠苧、痱子草。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.的全草。分布华东、中南及贵州等地。辛,微温。祛暑,解表,行气,化湿,①治夏月感冒,中暑呕吐、泄泻,胃痛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