秽毒
即五脏毒,详该条。
即五脏毒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镕条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间日疟的俗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。详子母疟条。
综合性医著。3卷。清·赵濂撰于1883年。上、中二卷医法补要,论述内、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、治法和方药。下卷见症实录,记载治案196条,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。全书内容简要,切于实用。赵氏在治法上敢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偏身青筋痧,痧发,面色如靛,满身青筋胀起,粗如筋,痛自小腹起,攻上胸胁,困倦不堪。切不可误认作虚,急刺曲池、委中出黑血,宜涤痧丸以火酒下。”参见痧条。
病名。亦称心中风。泛指风邪中于心而发生的症候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心脏中风诸方》:“夫体虚之人,腠理疏泄,风邪外伤,搏于血脉。入于手少阴之经,则心神颠倒,言语謇涩,舌强口干,面赤头痛,翕翕发热,胸背拘急,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神曲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