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仙既济丹

神仙既济丹

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黄柏(酒炒)四两,山药(酒蒸)、牛膝(酒洗)各三两,人参、姜杜仲巴戟天五味子枸杞子(酒洗)、茯苓、茴香(盐炒)、酒肉苁蓉、酒山茱萸远志(甘草水煮)、菖蒲熟地黄、酒知母、酒生地黄、酒菟丝子麦门冬、焦栀子菊花(酒洗)、陈皮(去白)各一两(一方有天门冬、酒当归各二两,无菊花、栀子、陈皮)。为末,蜜和,蒸枣肉为丸,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。治诸虚百损,五劳七伤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牝

    鼻之别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鼻为肺窍,又曰天牝。”详鼻条。

  • 火罐气

    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

  • 林能干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,龙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编集《本草单方》十五卷,已佚。

  • 鼠牙半枝莲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浮萍参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打毒金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蜂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单片锯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蜜煎导

    《伤寒论》方。又名蜜煎方。食蜜七合。纳入铜器内,微火煎,稍凝如饴状,搅之勿令焦,候可丸,即以蛤粉涂手,乘热捏作锭,大如指,长约二寸,每用一条,纳于肛门中,以手急抵住,欲大便时则去。治燥屎不下。

  • 妊娠流涎

    病证名。涎是口液,伏于脾而溢于胃,由于孕后胞宫内实,冲脉气盛,胎气上逆,致使脾胃不和,则往往液自口流出。宜理脾降逆,调和脾胃。方用香砂六君子汤,或二陈汤。

  • 员利针

    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员利针,取法于针,微大其末,反小其身,令可深内也,长一寸六分,主取痈痹者也。”是一种针体细小而尖微大圆利的针具。用于治疗痈肿、痹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