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苇瞿麦散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出《医宗金鉴》。即长针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腰椎伤折,详见腰骨损断。
即趾骨关节。
综合性医著。6卷。清·陈士铎述。刊于1687年。卷1~5,不分病证、脉象,统述正医、反医、内治、外治等128法,并分列方剂治疗。书中议论不同于一般医学论著,其中有不少独特的见解;治法、处方尤多新意;卷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六轴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丛书。15卷。刊于清道光年间。包括:清·刘松峰《瘟疫论类编》、《松峰说疫》,清·郭志邃《痧胀玉衡》。各详本条。
病名。指喉痈之生于低位者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在两边者为双喉痈,在下者为页育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