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论
见龙树眼论条。
见龙树眼论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。即寿脾煎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。
即孙络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络之别者为孙。”详孙络条。
即阳明府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府病条。
见《中藏经·察声色形证决死法》。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。多因肾气耗损,血气失荣于面所致。可见于阴黄、黑疸等病,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。如伴见身肿或额黑者,显示病势危重,预后不良。参见面色黧黑。
固,指二便不通;泄,指二便不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厥固泄,皆属于下。”
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兑骨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患喉风但以颈项肿痛或破溃为主要表现者。又叫掩颈风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不分左右,其肿痛腐烂,皆在颈内,喉中并不现形,最为恶候,致病之源,其因有二。一因正虚邪盛,蒙蔽脉络,不及透至部位而发……;一因
又名目眦,俗称眼角。指上下眼睑连结的部位。靠鼻侧的为内眦(大眦),靠颞侧的为外眦(小眥、锐眦)。两眦均有血络分布,而内眦尤为丰富;由于心主血,故在脏属心,在五轮中属血轮。参见血轮条。
病证名。为小儿惊风后,瞳人不正,斜于左右。属惊风后,肝经失养所致。治宜养血益肝,用人参、阿胶煎水温服(《仁斋直指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