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、肌表、四肢的病机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”,“清阳发腠理”,“清阳实四肢”。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,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。症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
气功学著作。作者蒋维乔。本书与前编不同之处,在于前编近于道家方法,此编则是佛家方法,主要依据《小止观》及《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》而作。全书分六章,内容包括:静坐前后之调和功夫、正修止观功夫、善根发现、觉
出《灵枢·五变》。漉,如水滤过之意。漉汗,指汗出淋漓的症状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病证名。据古籍记载,妇人每临经时,腰腹胀痛,阴内淫淫虫出如鼠粘子状,绿色者数十枚,后经水随至。可用酒制黄连为君,白术、香附为臣,研末粥丸,立服吞之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李中梓辑注。刊于1642年。本书将《黄帝内经》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,分为道生、阴阳、色诊、脉诊、脏象、经络、治则和病能等类。原文辑自《内经》,由李氏结合基础、临床理论加注阐析,内容简
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,以甲子年为开始运算之年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首甲定运。”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