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四方。当归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红花、桃仁、枳壳、大黄。为末和丸,韭汁冲服。治脾气亏败,血液俱耗,胃脘干枯,小便闭,大便如羊粪,隧道涩而成噎膈者。
见仲景全书条。
病名。即痰包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草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癫之一,即痫证,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多因血气亏虚,邪入阴经;或在胎时母卒受惊,精气并居所致。证见发时仆地吐涎沫无所觉,眼目相引,牵纵反强,羊鸣,食顷方解。方宜莨菪子散等。参见五癫、癫痫条。
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证名。指粪便干燥秘结。见《名医类案·秘结》。详大便秘结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①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三七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峨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