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疹心法条辨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多因肝火暴盛,逼血沸腾,复被外邪所搏而致。症见颈生瘿块,皮色紫红,上有交叉露现的赤脉红丝。治宜滋阴抑火,养血化瘀。用芩连二母丸,或以海藻、海蛤、昆布、泽泻、猪靥、黄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通天,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
①早晚。②通潮汐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。参见外痈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麝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①指六气正当其主令时位之所化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明其正化。”吴昆注:“正化者,六气各有正化,当其位者为正,非其位者为邪也。”如壬申、壬寅年,少阳相火司天,厥阴风木在泉,中运为太角木运
证名。见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又称泄脓血、圊脓血、清脓血。指大便下脓血,常为痢疾症候之一。有实热虚寒之分。如兼见口渴、脉数者,多属实热,治宜清热、调气、和营,可选用白头翁汤、香连丸、洁古芍药汤等方。如
【介绍】:清初著名藏医学家。生活于十七世纪。与著名藏医学家德西·桑吉嘉措同时,曾任五世达赖的侍医。奉五世达赖之命,补充了《祖先口述》中的残缺部分。著有《医药训诫》、《金饰格言》、《药物性能独解》等多种
病证名。见《喉科金钥》卷上。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。参见喉痹有关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