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即算盘子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蒋维乔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莱菔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龚廷贤条。
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世又呼偷针眼。”即针眼。详该条。
人体除头颈与四肢以外的躯体部分。
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正七品上。
证名。①指心受邪热所致的病症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心热病者,先不乐,数日乃热,热争则卒心痛,烦闷善呕,头痛,面赤,无汗,……”②指心痈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心病源流》:“心痈,心热病也。经曰:诸痛痒疮疡,
针刺麻醉之一。是在耳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。即按针麻要求在耳穴上针刺以进行手术。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针麻的外科手术,尤以颅脑、五官、颈、胸部手术为宜。通常按心藏神,肺主皮毛的藏象学说选取
病名。又名砂石淋。即石淋。《中藏经·论淋沥小便不利》:“砂淋者,腹脐中隐痛,小便难,其痛不可忍,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,有大者如皂子,或赤或白(一作黄),色泽不定。”详石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