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朱丹溪《胎产秘书》。多因产后血出过多,心失所养,神无所归,或产后恶血不去,瘀血攻心所致。症见神志恍惚,或妄言妄见。气血虚弱者,兼见少气懒言,面色无华,自汗等,治宜补气血,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(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针灸医生。是涪翁的弟子,郭玉的老师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大红袍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趺骨、足趺骨、脚面骨。即跖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跗者足背也,……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。”此骨左右各五,相当于手的掌骨。
即黑睛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肝木风轮乃青睛。”详黑睛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龙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目常日夕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十五卷。即大头瘟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大头风者,头大如斗,俗名大头瘟,天行时疫病也。感天地不正之气,甚而溃裂出脓,由邪客上焦之故。”参见瘟疫条。
即沉寒痼冷。见痼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