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牙出血。齿衄之俗称。详齿衄条。
病名。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痰涎壅盛,喘急如锯,痛若喉蛾,但喉蛾内肿胀,痧只痛而无肿胀,形若急喉风,但喉风痛而不移,痧痛则无一定,且痧有痧筋可辨也。”《病源辞典》谓:多由热壅肺胃,痰涎壅盛,或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。有淡渗利湿、温阳利湿、滋阴利湿、清暑利湿、清热利湿、温肾利水等法。
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即子暗。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华佗条。
傣医方书。周兆奎等主编。全书载傣医古验方200首。涉及预防、保健、内、外、妇、产、儿、骨伤、五官、皮肤、传染等各科用药内容。为整理和研究民族医药提供了丰富资料。199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