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培补脾土。用补益脾气的药物,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。参见健脾条。
指研究和使用食物防病治病。《养老奉亲书》:“是以善治病者,不如善慎疾;善治药者,不如善治食。”
病证名。系指产后发音不出。产后心气不足,气阴两虚,阴虚则咽喉失于濡养,阴无以化气,气不能上达于喉,故发音不出,或因产后心气虚,为外邪所中而致喑。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十八:“产后不语,因心气虚而不能通于舌
指气喘由于邪气盛实者。多因六淫外袭,痰火郁热,水饮凌肺,使肺气壅阻,肃降无权,气道不利而致。一般起病较急,病程较短,呼吸气粗等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实喘者有邪,邪气实也。……气长而有余,……胸胀、
颈项部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疽者,上之皮夭以坚,上如牛领之皮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
三阴,脾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夫二火不胜三水,是以脉乱而无常也。”二火即二阳(胃),三水即三阴(脾)。一说二火指心与肺,三水指肝、脾、肾。
指肾。肾主水液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,起着极其重要作用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一百三十三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