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病证。出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二。眼生膜障,其血丝色淡而稀疏者,称白膜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疮疡内治法中“消、托、补”三大法则之一。见《集验背疽方》。凡疮疡溃后,毒势已去,正气虚弱,脓水清稀,疮口难敛者,宜用补法。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,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,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,中气不足者用补
出《治疹全书》。即疹后失音。详该条。
辨析疾病证候。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,参见辨证论治条。
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三。李师圣《产育宝庆集》:“产后为风邪所中,角弓反张,口噤不开,名曰蓐风,用药不得大发其汗。并忌转泻吐利,用华佗愈风散(荆芥穗一味)最妙。”治疗参见破伤风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柯琴撰于1674年。作者对前人编集、校注、整理《伤寒论》持有异议,认为“伤寒、杂病治无二理,咸归六经之节制。六经中各有伤寒,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”。本此,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、六经、合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该院低等医官,位处同监之上、提点之下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