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燥湿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门入虎口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操作方法有:①用一手拇指和食、中指相对,分别拿住小儿的虎口和掌根部天门穴,另一手握住肘部,进行摇动。有顺气作用。见《小儿按摩经》。②自小儿手掌八卦中的乾宫穴,经坎、艮部按至虎口处。有清脾

  • 左秦艽

    见《张聿青医案》。为秦艽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臣使之官

    指膻中。在膈上,因其部位近心肺,为宗气发源地,能助心肺输转气血,协调阴阳,使精神愉快,故比喻为臣使之官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。”

  • 水针疗法

    又称针注疗法、穴位注射疗法。局部注射麻醉药物者,则称穴位封闭疗法。是指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,在得气后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它兼备针刺和注射药物的作用。临床操作时,在选取的穴位上,按肌肉注

  • 燥矢

    证名。矢通屎。又称燥屎。指燥结的粪便。多因胃肠实热内结,津液被耗而致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谵语,有潮热,反不能食者,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。”治宜急下存阴等法。

  • 刺拐棒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刺五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鬼叉子

    见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毛狗

    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狗脊之别名,详狗脊条。

  • 尿血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尿血方,……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,随年壮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尿血。

  • 沍(hù 护)耳

    病名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聤耳的别名。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。又叫内耳疳臭。名称各异,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。久病可致耳聋。参见聤耳、耳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