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治病多奇效,后官至太仆卿。
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方。蕤仁、升麻各三分,连翘、防风、青皮各四分,甘草、柴胡各五分,当归身六分,黄连三钱,生地黄一钱五分,荆芥穗一钱(水半盏,浸后待用)。用水一碗,入前药煎至半碗,去滓再煎至半盏,入
病证名。指经血妄行,即妇女的血崩病。由于阳盛阴虚,迫血妄行而成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虚阳搏,谓之崩。”参见血崩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眉棱骨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秘诀》卷下。即大水风。详该条。
前指胸腹,后指背腰,前后穴位相配,称前后配穴法。如胃痛取腹部的中脘、梁门,背部的脾俞、胃俞;咳嗽气喘取胸部的膻中、天突,背部的定喘、肺俞等。以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相配者则称俞募配穴法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文渊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通城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常以巫术治病,善治外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