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伤寒发微论》。指汗出如油之状,黏腻不易流动。多见于病危虚脱之证。参见绝汗、油汗、黏汗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》卷十六。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见明·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》。即碍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流出,小便时有粪质自尿道排出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腑门》:“交肠之病,大小便易位而出。盖因气不循故道,清浊混淆。宜五苓散、调气散各一钱,加阿胶末半钱,汤调服,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,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锁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方书。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编。载方103首。包括汤、散、丸、膏和外用药。并介绍了蒙药汤、散、丸、膏等不同剂型制剂通则和蒙药采集加工炮制等方法。对蒙医常见病包括赫依、协日、巴达干等12种病名作了注释。1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山西介休人。家为世医,精于医术。
即脏象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外踝疽。参见附骨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