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。即小儿盘肠气痛,表现有干啼,额上汗出者。多因小儿肠胃脆弱,突为寒气所搏而成。治宜利气散寒。用金铃子散加减(《幼科发挥》)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发背的一种。因多脓头状似椒目,故名。即竟体发。见该条。
大指与中指间之指,居大指之次,故称。即手第二指,又名食指、次指、大指次指。
正骨手法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:“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,须用软绳从脚吊起,坠下身直,其骨便自归窠。”即今之绳索悬吊法。适用于脊椎压缩性骨折及脊椎错位的复位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方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,见该条。
即疏肝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,上攻于口所致。症见环唇满口,疮毒绕生,疮水淋漓,作痛作痒。参见杨梅疮条。
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五脏相剋而传,导致经气绝。如心属火,肺属金,心病传肺,为火剋金,金被火消亡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心之肺,谓之死阴。”张志聪注:“五脏相克而传谓之死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