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黄鳅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初医家。字郊倩。新安人。生平研究仲景学说,颇有心得。撰《伤寒论后条辨》、《医径句测》等书。
【介绍】:见杨文修条。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。即理中汤第一方,见理中汤条。
即膏淋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淋而有肥状似膏,故谓之膏淋,亦曰肉淋。”详膏淋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下,指下部如腹部、二阴等部位;引,引导、通利;竭,祛除。指病邪在下的病证用泻法、利法等疏导,使病邪从下而出。如阳明腑实用承气汤,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之类。
出《杨起简便单方》。即松叶,详该条。
即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