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铅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终始》。又名子舌、子舌胀、舌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心脾有热,热气随脉冲于舌本,血脉胀起变生,如舌之状。在于舌本之下,谓之重舌。”即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腺肥大,俨如双重舌头,但较正常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染苔。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为王瓜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大肠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病名。指肝脏的各种病证。有寒热虚实之分。肝为刚脏,性喜条达,藏血,开窍于目,肝病多由七情所伤,肝气郁结,气郁化火,肝络瘀阻,或肝阳偏亢,肝风内动,以及肝经湿热,寒滞肝脉等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