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里同病类型之一。症见汗出恶风、气弱少言、头晕心悸、四肢倦怠、食少便溏,舌质淡嫩,脉象细弱。可因体质素虚,误汗虚表而致,也见于大病后气血两虚患者,宜气血双补调治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下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子益条。
经行后期证型之一。多因先天不足,早婚,分娩次数多,或房室不节,损伤肾气,精亏血少,冲任不足,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所致。症见经期错后,血量较少,头晕耳鸣,腰膝痠软等。宜补肾养阴。用固阴煎(《景岳全书》:熟地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上发背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小儿惊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详小儿惊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,……能化痰。”
北方之极,与南极相对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云朝北极。”
病证名。惊风之一。清·许宣治《许氏幼科七种》谓小惊风发搐“发热目窜,忽然抽掣啼叫者,俗名响惊。”治宜清痰热,平肝风。用《怡堂散记》方:连翘、赤芍药、炒山栀、天麻、钩藤勾、桔红、半夏、代赭石、茯苓、甘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