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医生诊治病症的记录,又叫病案。其内容包括症状、辨证、立法、处方、用药以及有关其他情况(如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等)。《史记》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的二十五例医案(当时称为“诊籍”)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
又称邪气。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。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包括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。因从外侵入人体,故又称外邪。
见《妇科易知》。指男女性交时,妇女月经适至,俗称撞红。
五行理论称为肝木乘脾土。由于肝气横逆,疏泄太过,影响脾胃,以致消化机能紊乱。主要证候有头眩、易怒、胸闷、胁痛以及脘腹胀痛、厌食、大便泄泻、脉弦等脾虚症状;若主要表现为嗳气、吞酸、呕吐等犯胃症状者,则称
解剖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
即咽唾。见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壶卢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易知》。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