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八瘕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青瘕聚在左右胁下,藏于背膂,上至肩胛,其苦腰下急痛,腹下气冲,面色黄,四肢肿,二便难,喜唾涎,不可多食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痃癖癥瘕诸积论治》:“青瘕
见中国医学科学院《医学科学参考资料》(1):1~5,1960。为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糜。详蜂乳条。
丛书。又名《外科全书十种》、《高憩云外科全书》。清·高思敬撰。1917年刊行。本书名虽为十种,实只七种。即《外科医镜》12卷,《外科三字经》1卷,《外科问答》1卷,《逆证汇录》1卷(以上均外科著作);
【介绍】:①清初医家。字生洲。江苏吴县人。受业于名医李中梓,曾遍访名家求教,得针灸等传授,并曾任职于太医院三年,后归里与同学蒋仲芳施济针药,求治者甚多。撰有《食治秘方》(1665年)、《勿药须知》(1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一夫法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三里穴,在膝头骨节下一夫,附胫骨外是。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,人(有)长短大小,当以病人手夫度取。”参见一夫法条。
见《酉阳杂俎》。为刀豆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呕吐之古称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洞者,食不化,下嗌还出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肾亏则命门气衰,下焦不化,下不化则复而上出,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。”详呕吐条。
《医门法律·咳嗽门》卷五方。牛髓一斤,白蜜半斤,杏仁、炒山药、胡桃仁各四两。髓、蜜二味砂锅内熬沸,以绢滤去滓,盛瓶内,后三味入瓶内,隔水煮一昼夜,取出冷定,每服一至二匙,晨起白汤化下。治咳嗽。
证名。见《寓意草·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》。患者不食,先吐清水,后吐绿水,进而吐黑水、吐臭水,系胃气欲绝所致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呕吐大痛,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。”先用理中汤,后用旋复花煎汤调服代赭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