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汪祝尧

汪祝尧
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。字画山。浙江钱塘人。为倡用民间外治法的医家吴师机的堂妹夫,曾协助吴师机用薄贴法为人治病。撰有《外科易知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仿寓意草

    医案著作。2卷。清·李冠仙撰于1835年。作者盛赞《寓意草》,并仿其格式,故名。所载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有妇科、五官科等验案。案中议病、析因颇详,主张“药不执方,相宜而用”,同症异治,异症同治。立法处方

  • 清宣金脏法

    《时病论》卷四方。又名雷氏清宣金脏法。牛蒡子、桔梗各二钱五分,川贝母、杏仁各二钱,马兜铃一钱,栝蒌皮、桑叶、蜜炙枇杷叶各三钱。水煎服。治热烁肺金,咳逆胸闷,身体发热。

  • 齿龈结瓣

    齿龈红肿如瓣状。常伴有齿龈出血、疼痛或溃烂,口腔有秽臭气味。为热毒内攻、胃火炽盛之证(见叶天士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
  • 舌下痰包

    病名。即痰包,详该条。

  • 瘴毒脚气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五。又名江东脚气、岭南脚气。指发于南方地区之脚气,因感受风湿毒气所致。症见脚膝缓弱,渐至麻痹或疼痛,恶寒发热,头痛心烦,两胫微肿,不能饮食,甚则小腹不仁,冲心闷乱。治疗大法

  • 疮疡解表法

    疮疡的内治法之一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汗之则疮已。”即对于疮疡初起约七日之内,尚未成脓破溃,患者正气未虚兼有表证者,应用解表药物,使毒邪随汗而泄,疮疡得以消散。临证应辨寒热,分别采用辛凉解表或辛温

  • 慢肝风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婴儿目涩。《幼幼新书》:“月内目闭不开,或肿羞明,或出血者,名慢肝风。”多因感染污浊风热病邪所引起,内服明目饮(《证治准绳》:山栀仁、香附,夏枯草),外用黄连蒸人乳点眼。

  • 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

    见云岐子脉诀条。

  • 四味肥儿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黄连、芜荑、神曲、炒麦芽各等分。为细末,米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至二十丸,空腹白开水送下。治小儿呕吐不食,腹胀成疳,或作泻不止,或食积脾疳,目生云翳,口舌生疮,牙龈腐烂,

  • 子午捣臼

    针刺手法名。出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。其法进针得气后,先紧按慢提,左转九次,再紧提慢按,右转六次。如此反复多次,能导引阴阳之气,用以治疗水肿、气胀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