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盏银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在田。江苏武进人。读儒书,兼学医,后鉴于侄孙辈每因痘疹及惊风而夭折,钻研痘疹及惊风等证较深。撰有《遂生篇》、《福幼编》(刊刻于1777年)。前者专论痘疹,主张治
见陆清洁《医药顾问大全·妇人科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热的意思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气泄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炅,居永切,热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叶霖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风湿郁结经络,津液输布失常,凝滞为痰,则见四肢痿痹,屈伸不便,如果眼皮及眼下有烟灰样黑色者,则为痰之确证,宜从痰湿施治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吐酸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耳屏尖端。主治牙痛,耳部疾患等。直刺0.1寸。艾炷灸3壮。
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铜绿、铅霜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用少许掺舌上。治舌上生疮。②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方。柏叶、芙蓉叶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遇灸疮黑痂脱落,即用水调如膏药,摊纸上贴之。治灸疮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