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宋若昂《胎产珍庆集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人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渍于眦,使睑赤烂至大不瘥,故云胎赤。”属胎风赤烂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粟疮。详该条。
指火热极盛于里,遏郁阳气不能布达体表,体表失于温煦而出现手足厥冷、战慄鼓颔等类似寒盛证候,即真热假寒证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表之阳气与邪热并甚于里,热极而水化制之,故寒慄也。虽尔,为热极于里,乃火极
综合性医著。20卷。清·罗国纲辑。刊于1789年。本书综合了自《内经》以下的历代有关文献资料,加以选择会要,使前人的丰富经验,由博返约地供读者作为借鉴,故题名为“会约医镜”。内容首论脉法和治法大要,后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明代始独立设科,参见十三科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咸虾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