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栗刺壳

猜你喜欢

  • 飞蛾叶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白果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筒灸

    灸法之一。以细竹管(箭竿)或苇管一端轻轻插入耳中,另端置炷施灸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以苇筒长五寸,以一头刺耳孔中,四畔以面密塞之,勿令气泄,一头内大豆一颗,并艾烧之令燃,灸七壮。”用治口眼歪斜、耳疾等。

  •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

    书名。黄竹斋撰于1925年。编者选辑前人有关《金匮要略》的注文,整理归纳为综合性注本,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。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,缺乏个人见解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经来浮肿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脾虚水湿不化,泛溢肌肤而致。宜调理脾胃,行气利水。用木香调胃汤(木香、陈皮、车前子、甘草、三棱、莪术、红豆蔻、大腹皮、砂仁、苍术、木通、萆薢、山楂、姜皮)。

  • 李梅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菩条。

  • 疙瘩药

    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西瓜虫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鼠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雨伞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天文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胞漏

    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银腰带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