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仲景全书条。
【介绍】:见靳起蛟条。
出《药性切用》。为通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为冰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又名热气疮,俗名燎疱。由风热外感,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。易发生在上唇、口角和鼻孔周围,也可发生在颜面。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,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。又名儿枕块、儿枕不安、块痛、产枕痛、血枕痛、血块痛、血母块、产后儿枕腹痛、产后腹中块痛等。多因产后败血未尽,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,血被寒凝,瘀血内停所致。恶露未尽者,症见小腹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,为溪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许慎《说文解字》。即唇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