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徐复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。《伤寒捷诀·肠垢鹜溏》:“协寒利者,曰鹜溏,脐下必寒,宜理中、四逆汤主之。”参见寒泻、寒泄、鹜溏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症与眼弦赤烂同,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淋浊》。即便浊。见该条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蛇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外科医生。幼时学举业,后学医,善于应用灸法治疗痈疽,撰《治背疽方》一卷,已佚。
病名。①《外科启玄》卷二:“其色青,其形生于肝脏部位,足之大趾端,胁肋之次,其症寒热头项痛,眼中有火光感,口苦胁痛,小便难,面青,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。”②紫靥疔之又名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