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本草汇笺

本草汇笺
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又名《增补图象本草备要汇笺》。清·顾元交纂于1660年。作者虑《本草纲目》之浩繁及《本草经疏》之附会,而取众书之长,删繁提要。首列药图,集运气及诸药学总论,继以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人、禽、兽、虫、鱼、鳞、介、玉石、水、火、土等部归类,载药近400种。分述药性功用主治,并附验方,颇切临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脑崩

    病名。鼻渊之别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鼻渊者,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,又名脑崩。”详鼻渊条。

  • 即脸,头的前部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。”“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。”人体内脏发生病变时,往往在面部反映出神色的变化。面部望诊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。

  • 泮衍

    泮,融合;衍,流溢或蔓延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愿闻淫邪泮衍奈何?”乃指病邪的积潴和蔓延。

  • 孙从添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庆增,号石芝。江苏常熟人。著有《石芝医话》、《活人精论》等书。

  • 八月白

    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棒子毛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玉米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汪若源

    【介绍】:明医学家。精儿科,尤善治痘。提出医生必须目视指切,意度心推,权衡斟酌,随机应变,庶无一偏之患。因此,将先贤所论及平素亲验之方,撰成《痘疹大成集览》三卷,《汪氏痘书》一卷(1577年),堪为后

  • 洪脉

    脉象之一。脉来如波涛汹涌,来盛去衰。《脉诀汇辨》:“洪脉极大,状如洪水,来盛去衰,滔滔满指。”多主热邪盛。热病伤阴,阴虚于内,阳盛于外,则脉亦洪,但应指有力。

  • 臀中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》。位于臀部,以大转子和坐骨结节连线为底边,向上作一等边三角形,其顶点是穴。主治坐骨神经痛,下肢偏瘫,荨麻疹等。直刺1.5~2.5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

  • 正风

    指自然界的正常气候。亦称正气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正气者,正风也,从一方来,非实风,又非虚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