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术语。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。《标幽赋》所载的“或伸屈而得之,或平直而安定”,即指此而言。体位一般分坐位、卧位和立位三种,详见各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了哥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率骨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即西瓜皮,详该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卡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血从口鼻涌溢而出。多因热盛迫血妄行,或血脉脏器受损所致。《杂病广要·诸血病》:“口鼻出血,是肺胃上脘有损破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失血》:“口鼻出血不止,名脑衄。”本症可见于肺结核大咯血,支气管扩张
①《说文》:“目童子也。”指瞳神。详该条。②指眼珠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龙木禅师曰‘人有双眸,如天之有两曜,乃一身之至宝,聚五脏之精华’。”参见目珠条。
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