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事
即月经。出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轸式》。
即月经。出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轸式》。
儿科专著,2卷,明·万全(密斋)撰于16世纪中叶。又名《幼科指南秘传方》、《幼科指南家传秘方》。首列指南赋、儆心赋等,并论儿科诊法,次列儿科疾病26种之证治,末附祖传方剂13首,反映出万氏独具心得。现
病名。为痰浊上壅,气为痰阻,呼吸有声,声如拽锯。参见喉吤条。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子淋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。又名血汗、肌衄。详血汗条。
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经穴名。代号SP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足厥阴、阳维之会。位于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0.7寸,旁开腹正中线3.5寸处。另说“在腹结下二寸”(《针灸大成》);“在大横下三寸”(《医学入
指肠中有气转动,时时放屁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潮热……若不大便六七日,恐有燥屎,欲知之法,少与小承气汤,汤入腹中,转矢气者,此有燥屎也,乃可攻之。”《伤寒论集注》卷五:“按矢气二字
病证名。指大青龙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,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三:“此中风见寒脉也。浮则为风,风则伤卫,紧则为寒,寒则伤荣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