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系《治痧要略》(清·欧阳调律撰)和《痧症旨微集》(作者不详)的合刊本。《治痧要略》系康熙年间欧阳氏在郭志邃《痧胀玉衡》一书的基础上提要汇辑而成。内容简明,偏重于方论。《痧症旨微集》,列述多种痧症
证名。同多卧。《类证活人书·问多眠》:“多眠有四证,有风温证,有小柴胡证,有少阴证,有狐惑证。病人尺寸脉俱浮,头痛身热,常自汗出,体重,其息必喘,四支不收,默默但欲眠者,风温证也。风温不可发汗,宜萎蕤
经穴名,代号SI8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,合(土)穴。位于尺骨鹰咀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,屈肘取穴。一说在“天井外旁五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;并有尺侧上、下副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突然发生的高热。《医林指月·发热》:“暴热者,热之燔灼,阳气亢害也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暴热者病在心肺。”《张氏医通·寒热门》:“凡暴热不止,脉滑数或洪盛,皆为实热,宜随
出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。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野鸦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即穿鼻。见该条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热夜啼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橘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