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小儿乳食不当,损伤脾气所致的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食不可过饱,饱则伤脾,脾伤不能磨消于食,令小儿四肢沉重,身体苦热,面黄腹大是也。”治以健脾消食,兼以除热为主,如保和丸加减。参见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黑大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、
经穴名。代号BL17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八会穴之血会。位于背部,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七、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;并有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出《开元天宝遗事》。为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。详流痰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
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五方。细辛二两,五味子、熟地黄、生地黄各一两半,人参、茯苓、地骨皮、山药、防风各一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,日二次。治中风泪出外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