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新生儿肺炎

新生儿肺炎

病名。为新生儿呼吸系感染性疾病。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,多为胎内感染;生后数日出现者,多为外感风寒或风。新生儿肺卫之气未充,正气不足,病情最易幻变。外感风热发热气促鼻翼扇动,点头呼吸,喉有痰鸣,舌质红,指纹紫,为邪闭肺卫,宜宣肺清热,化痰定喘,用五虎汤加减。外感风寒,身冷,口吐白沫,唇周紫绀,痰鸣喘急,舌淡苔白,指纹淡紫,此寒邪闭肺,治宜宣通肺气,方用杏苏散射干麻黄汤。如面色灰暗,哭声低微,身冷,呼吸浅快不规则,唇与肢端发绀,四肢不温,舌质紫暗,指纹沉滞,为正不胜邪之闭脱,治当以参苏饮(人参苏木)益气活血以扶正;配二陈汤加菖蒲竹黄利气以豁痰。恢复期,吮乳量少,脾虚痰湿者,用异功散加减,健脾化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茶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夫

    古代的官名。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,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。其后直至清代,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,因此,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。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,并延用至今。

  • 拉牛入石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瘴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瘴,引纵也。谓宜近而引之远,宜远而引之近,皆为牵掣也。此处指目牵动感。

  • 暑湿流注

    流注病的一种。多因先受暑湿、继则寒邪外束于营卫肌肉之间,以致气血凝滞而成。局部为白色漫肿,微热疼痛;并伴有恶寒发热,胸闷食少,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。成脓后肿块增大,疼痛加剧。溃后流出黄稠或白粘脓液。脓尽

  • 三法

    ①对疾病初、中、末三个阶段的处理方法。出王好古《三法五治论》。谓疾病初期感邪方浅,正气未伤,以攻邪为主,用药宜峻猛;中期邪正交争,养正祛邪兼顾,用药宜缓疾得中;末期邪虽未尽,但正气已虚,应宜养正为主,

  • 灵枢评文

    见内经评文条。

  • 循法

    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循者,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,用手指上下循之,使气血往来而已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后,气不至,用手上下循之,假如

  • 金扣钮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又名刺天茄、天茄子、黄水茄、金钮头、小颠茄。为茄科植物紫花茄Solanum indicum L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华南、西南地区。苦,寒,有小毒。祛风止痛,消肿散瘀。治头痛,风湿痹痛,胃

  • 调羹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