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。小儿突然遭受惊吓而发生抽搐。因小儿气血未充,神气脆弱,卒遇大惊恐吓,每易损及心、胆之气,恐则气下或气乱,使气血失调而致病。症见面赤,大便青,多烦,多哭,睡卧惊惕易醒,振动不宁。
病名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海药本草》。即乳香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瞖,为翳的异体字,即横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郁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。如热极似寒,寒极似热,应顺其假寒、假热的表象,采用从治的方法。参见反治条。
【介绍】:见皇甫谧条。
病证名。指久咳肺络损伤之咯血。初起宜清肺宁络,用薏苡仁散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)。日久气血两虚,客热不除,咳嗽咽干,多唾涎沫,血色鲜红者,宜补益气血,健脾和络,用大阿胶丸(见《丹溪心法·吐血》
【介绍】:见朱栋隆条。
①即阴虚。详该条。②指肾阴亏损的脉象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第一》:“假令尺脉弱,命曰阴不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