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文堂集验方》卷一。即黑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骨名。额骨的眶部。眼眶的上缘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指泪出不止的证候。详流泪证条。
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方。炒罂粟壳、当归各四两,炒甘草二两,赤芍药、酸石榴皮、炒地榆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次三钱,水煎,食前服。治痢疾脓血相杂,里急后重,脐腹绞痛,或噤口不食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明远。湖南潭阳(今属黔阳地区)人。长于儿科。撰《幼科汇诀直解》9卷,对于幼儿临症诊治,各种病证,包括外伤、疯狗咬伤、误吞异物等,皆有论述。所列治法中,列有初生病推拿法。
即尽根牙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由于久病、劳倦过度、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。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,面色萎黄,言语低微,唇不焦,口不渴,欲小便而解不出,脉细弱。治宜补气为主。肺气不足者,用生脉散。中气不足者,用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