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悬阳

悬阳

悬,提举;阳,神气。指提举病人的神气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方刺之时,必在悬阳及两卫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强直

    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颈项、肢体僵硬,不能活动自如者。《内经知要·病能》:“强者,筋强;直者,体直而不能屈伸也。”强直是痉、痫、破伤风等病的主要症状。参见痉、癎等条。

  • 九孔螺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石决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燕口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口吻两旁赤白肉际。主治癫狂,面瘫,三叉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②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即口吻疮、肥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嗜卧欲寐

    见但欲寐条。

  • 芭蕉树水

    见《中级医刊》(5):57,1959.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
  • 追风箭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萎黄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心得》。指皮肤色黄而枯槁不泽者。与黄胖之色黄而微肿不同。多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引起的虚证。常兼神疲倦怠,语言低微,畏冷便溏,脉形无力等。治宜培补脾胃,补养气血。若因虫积引起者,当先驱除虫

  • 蝦蟆蛊

    病名。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其面色青白,又云其脉沉濡,病发时,咽喉塞,不欲闻人语,腹内鸣唤,或下或上,天阴雨转剧,皮内如虫行,手脚烦热,嗜醋食,咳唾脓血,颜色乍白乍青,腹内胀满,状

  • 脾疔

    病名。①《外科启玄》卷二:“……脾疔,又名曰黄疔,其形多生脾脏之部位,其症不食,多呕吐,其色黄,治宜泻黄散加解毒等剂。”②出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黄鼓疔之又名。见该条。

  • 牛蒡子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炒牛蒡子、玄参、升麻、炒桔梗、犀角、黄芩、木通、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一至二钱,水煎服。治小儿咽喉肿痛。②《外科正宗》卷二方。葛根、贯众、甘草、豆豉、牛蒡子(半生,半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