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极俞
见悬枢条。
见悬枢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野棉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牛膝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九。即保产无忧散。见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龟板一两,胎发、猪毛、羊毛、鸡毛、鹅毛各四两,牛油、猪板油、桐油各二两,炒黄丹八两,麻油一斤。同熬枯滤清,以丹收膏,摊贴患处。治恶疮,久不收口,及臁疮。
即肝郁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,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,颗粒均匀,干润适中,舌色如常。病变的白苔主风寒湿邪,主表证,一般证情尚轻;又根据舌苔的厚薄干湿,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,而有寒热虚实之分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七方。陈皮、茯苓、桔梗、贝母、人参、黄芩各五钱,麦门冬、地骨皮、银柴胡、川芎、炒白芍药、胡黄连各六钱,炙甘草三钱,五味子、天门冬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当归身、炒白术各一两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赶风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