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卷上:“耳沁,寒热交作,焮肿疼痛非常。”指聤耳之急性者。详聤耳条。小儿耳内肿痛之症。多由内有风热,复有水入耳所致。症见寒热交作,大哭不已,睡中惊啼,察其耳窍,焮红而肿。治
骨节之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留于节凑,必将为败。”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【介绍】:见方炯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酒刺、粉刺。详各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揉脐法:掐斗肘毕,又以左大指按儿脐下丹田不动,以右大指周围搓摩之,一往一来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》:“神厥,揉此止泻痢。”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陈乾疽发两肩及两臂。三四日痛不可动,五十日身热而赤,六十日可刺,……。”证治同肩疽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知悌条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十三贝母条下。即人面疮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