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多因跌打或扭压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痛剧,活动受限,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。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,夹缚固定。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,肿痛减轻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,后期服健步
【介绍】:三国魏针灸医生。高句骊国(今朝鲜)人。佚名。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。善用针,取寸发斩为十余段,以针贯取之,言发中虚,其妙如此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《诸病源候论·瘕病候》:“瘕病者,由寒温不适,饮食不消,与藏气相搏,积在腹内,结块瘕痛,随气移动是也。言其虚假不牢,故谓之为瘕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阴经别,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刺此者,必中气穴,无中肉节。”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蛤蟆油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叶桂撰。由其元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及《天元医案》中所载叶案等予以辑刊。全书不分类别,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。辨证确切,随证立方,可供临床参考。但选案尚欠精细。卷末附马元仪《印机草》一卷及祁正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肺热瘅疟之症,发则阳气盛而不衰,故但热而不寒,令人消烁脱肉。此《内经》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。肺热瘅疟之因,《内经》云,肺素有热,热盛于身,因有所用力,腠理开泄,风寒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