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淡安
【介绍】:
见徐锦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徐锦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胡珏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又名土疳、土疡、偷针、偷针眼、偷针窝。俗称包珍珠、挑针。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。本病胞睑边缘生小疖,初起形如麦粒,微痒微肿,继而赤痛拒按。相当于今之麦粒肿。治宜祛风清热,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皮毛之孔窍,即毛孔。见《脾胃论》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。又名瓜藤漏。症为肛周生漏,疼痛出脓,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,漏孔三五不等,脓水淋漓,病程缠绵。治法: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,常用挂线疗法,配合熏洗汤坐浴,或用加味天然散。内服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即鼻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血不养筋,肢节活动不利,动则作痛的病症。《丹溪心法·中风》:“筋枯者,举动则痛,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。”可见于年老体弱之人。亦为中风后遗症之一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金钱白花蛇之简称,详该条。
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